close

卡農 ( Canon ) 巴洛克時期音樂家帕海貝爾 ( PACHABEL ) 的不朽名曲
帕海貝爾(Johann Pachelbel):
一六五三年生於德國紐倫堡,一七O六年亦卒於紐倫堡。
德國作曲 家、管風琴家,先後曾在許多地方擔任過管風琴師的職位。
今日在談西洋音樂史時,常常會將帕海貝爾忽略掉,
即使提到,也多半僅是說他是「數字低音時代」的管風琴大師而已,
事實上他的作品曾對巴哈產生過很大的影響,
其著名作品包括(眾贊歌前奏)七十八首、由三把小提琴與數字低音的(D大調卡農與吉格)等。
其中以(D大調卡農與吉格)最為世人所喜愛,這首曲子堪稱「數字低音時代」的代表作。
首先數字低音奏出兩小節的旋律,然後不斷地重複(這種又稱作頑固低音),
高音部則於其上不斷變化,這兩個聲部遵守著嚴格的對位法則,各自規律地不斷往前發展,
最後光輝地結束,縱觀全曲,曲式雖嚴謹,但作曲家卻能在嚴格的形式中作自由的變化,
作曲技巧令人嘆為觀止,可說是巴哈以前的最高傑作之一。

卡農並非曲名,而是一種曲式,字面上意思是「輪唱」,
簡單的講,就是有數個聲部的旋律依次出現,交叉進行,
互相模仿,互相追隨,給人綿延不斷的感覺。

本曲創作時間推斷是在一六七八至一六九0年之間,
樂曲編制由三部小提琴、數字低音(通常由大提琴擔任)組成。
首先由低音樂器奏出兩小節頑固低音音型(這個音型將貫串全曲),
一共反覆了十八次,成為樂曲主幹。接著由第一小提琴奏出主旋律,
第二小提琴、第三小提琴分別相差兩小節依次加入,演奏與第一小提琴完全相同的曲譜。
二部小提琴以簡單不過的架構發展,節奏和音量逐漸加快、加強,最後達到高潮。
全曲扣人心弦,一氣呵成。

以上資料節錄自http://home.kimo.com.tw/justaboykimo/test/canon.htm


  我還有卡農原版、長笛演奏版、鋼琴演奏版(比上面那個好聽…嘿)、夢幻版、長笛&人聲演奏版、提琴合奏變奏版1、喇叭演奏版、長笛合奏版、提琴合奏變奏版2、吉他演奏版、人聲合唱版、豪華變奏版(這首已經變到不像卡農了…汗,可是很好聽喔,我最喜歡這首^^)、吉他合奏版、快版、大鍵琴&提琴合奏版。 (迷之音︰夭壽喔!那麼多!) 想要的人可以跟我要^^ 很可惜沒找到載點…((繼續努力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白金限定 的頭像
    白金限定

    白金。隨心手札

    白金限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